物流天下,更待何時!——解讀“現代物流繁榮
[ 時間:2017-07-17 09:00 點擊: ]
“襟吳帶楚客多游,壯麗東南第一州”。眾所周知,古時淮安曾有的繁盛,受益于那條穿境而過、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。
運河之都曾有的繁華證明,一個城市強大的輻射力,不僅需要區位交通、經濟發展等綜合實力的支撐,更離不開其對外來資源要素的集聚力、重組和融合能力。今天的淮安,無比迫切地需要一個集成管理模式,以此來集合利用并輻射各類資源要素,從而推動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的實現。這種管理模式,就是現代物流!
年均減少消耗近11億,現代物流業發展迅速
從現代物流基礎設施來看,有五條高速公路在淮安交匯,在蘇北率先形成了一個圍繞市區90公里高速環;新長鐵路縱貫全境,宿淮線已開工建設;境內航道里程達1486公里;淮安漣水機場已開通北京、上海、寧波、廈門、廣州等航線,“水陸空”齊頭并進,共同奠定了淮安蘇北乃至華東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。
交通的南北貫通,有力地推動了淮安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。淮安物流園區與物流企業蓬勃發展,貨運與物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,據市物流辦相關數據,截至2010年10月底,全市各類物流企業654家,實現增加值60億元,是2005年的2.1倍,年均遞增17.8%;全社會貨物運輸量7969萬噸、貨物周轉量126億噸公里,分別比2005年增長57%和244%;社會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.2個百分點(按淮安2008年910億GDP折算,平均每年節約成本近11億元)。全市擁有9家省級重點物流企業、物流基地,國內外30多家大型物流企業在我市設立分公司或分撥中心。淮安市翔和翎物流有限公司順利通過國家AA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認定,寶潔公司、青島海爾、雙匯集團、格力電器等大型企業在淮設立分公司或倉儲中心。與此同時,淮安市的物流體系逐步完善。其中,出口加工區成功拓展保稅物流功能,海關“區港聯動”便捷通關模式正式啟動,10多家物流企業相繼進駐。縣(區)也加快了袁北、空港、清浦、淮陰等11個物流節點和國際農貿城、國際商城等6個配套物流中心建設,初步形成了層次分明、分工明確的網絡體系,物流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。
運輸費用成本占比超五成,找準現代物流業短板
盡管我市的物流發展勢頭迅猛,但是目前淮安的物流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發揮,還沒有形成現實的區位物流優勢。
從物流總成本的構成看,運輸費用占淮安社會物流總成本的比重很大,近幾年大致保持在50%以上,保管費用占32%左右,管理費用占13%左右,并且淮安運輸費用占物流總成本的比重呈上升趨勢。不難看出,在提高貨物的流通性、加強大流通建設,降低貨物的存放時間降低保管費用,進而優化物流成本結構,提升淮安現代物流產業競爭力等方面,淮安仍有極大作為空間。
從更深層次看,區別于傳統運輸,在完善的綜合交通基礎上,現代物流還需要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支撐下,形成一條包含原料和產品的運輸、倉儲、運輸、包裝、配送等多個環節的完整供應鏈。據日前通過初審的由淮陰師范學院相關課題組進行的《淮安現代物流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研究》,淮安物流行業在物流成本方面、周轉速度方面以及產業化方面與先進城市與地區存在較大差距,服務水平和效率都比較低;物流設施和基礎的配套性、兼容性差,未能完全和淮安制造業、商貿業匹配;多種交通方式在淮安還未能實現無縫銜接,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社會物流效率的提高;物流企業規模偏小,系統效率低,供應鏈難以協同;信息化程度低,物流信息系統之間缺乏接口標準。該研究認為,整個物流行業的的“小散亂弱”現狀已嚴重制約淮安現代物流業的發展。
建成蘇北區域物流中心,淮安現代物流已破題
在“十二五”規劃中,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,要以降低社會成本為核心,積極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。具體而言,就是依托空港、口岸、鐵路、高速公路樞紐,構建以開發區綜合物流園為中心、火車站物流、空港物流、產業物流、道口物流和港口物流等專業物流為配套的“一綜五專”大物流發展格局,把淮安建成承南啟北、服務長三角的區域性物流中心。
《淮安現代物流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研究》指出,淮安應大力發展商貿、城市物流配送,加強商貿和城市物流的統一規劃,完善基礎設施,培育壯大市場主體,鼓勵流通模式創新;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,積極與正在興起的五大千億產業銜接配套,同時借傳統產業結構調整、產業升級之際,在其延伸的產業鏈上把握商機;積極發展農產品和食品冷鏈物流,輻射和帶動整個蘇北地區的農產品和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;加快淮安物流信息技術的推廣進程,加快物流信息公共平臺和網絡交易平臺建設;全面推動物流企業技術和管理創新,確立蘇北現代物流網絡的樞紐地位,積極融入長三角物流網。
事實上,近兩年,為加快淮安現代物流業發展,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宏微觀層次、多種環節、多個要素,相繼推出了系列立體化的對策體系,發布實施了《淮安市物流發展規劃》、《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等,扶持物流企業發展,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,使得淮安物流業得以迅猛發展。
運河之都曾有的繁華證明,一個城市強大的輻射力,不僅需要區位交通、經濟發展等綜合實力的支撐,更離不開其對外來資源要素的集聚力、重組和融合能力。今天的淮安,無比迫切地需要一個集成管理模式,以此來集合利用并輻射各類資源要素,從而推動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的實現。這種管理模式,就是現代物流!
年均減少消耗近11億,現代物流業發展迅速
從現代物流基礎設施來看,有五條高速公路在淮安交匯,在蘇北率先形成了一個圍繞市區90公里高速環;新長鐵路縱貫全境,宿淮線已開工建設;境內航道里程達1486公里;淮安漣水機場已開通北京、上海、寧波、廈門、廣州等航線,“水陸空”齊頭并進,共同奠定了淮安蘇北乃至華東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。
交通的南北貫通,有力地推動了淮安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。淮安物流園區與物流企業蓬勃發展,貨運與物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,據市物流辦相關數據,截至2010年10月底,全市各類物流企業654家,實現增加值60億元,是2005年的2.1倍,年均遞增17.8%;全社會貨物運輸量7969萬噸、貨物周轉量126億噸公里,分別比2005年增長57%和244%;社會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.2個百分點(按淮安2008年910億GDP折算,平均每年節約成本近11億元)。全市擁有9家省級重點物流企業、物流基地,國內外30多家大型物流企業在我市設立分公司或分撥中心。淮安市翔和翎物流有限公司順利通過國家AA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認定,寶潔公司、青島海爾、雙匯集團、格力電器等大型企業在淮設立分公司或倉儲中心。與此同時,淮安市的物流體系逐步完善。其中,出口加工區成功拓展保稅物流功能,海關“區港聯動”便捷通關模式正式啟動,10多家物流企業相繼進駐。縣(區)也加快了袁北、空港、清浦、淮陰等11個物流節點和國際農貿城、國際商城等6個配套物流中心建設,初步形成了層次分明、分工明確的網絡體系,物流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。
運輸費用成本占比超五成,找準現代物流業短板
盡管我市的物流發展勢頭迅猛,但是目前淮安的物流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發揮,還沒有形成現實的區位物流優勢。
從物流總成本的構成看,運輸費用占淮安社會物流總成本的比重很大,近幾年大致保持在50%以上,保管費用占32%左右,管理費用占13%左右,并且淮安運輸費用占物流總成本的比重呈上升趨勢。不難看出,在提高貨物的流通性、加強大流通建設,降低貨物的存放時間降低保管費用,進而優化物流成本結構,提升淮安現代物流產業競爭力等方面,淮安仍有極大作為空間。
從更深層次看,區別于傳統運輸,在完善的綜合交通基礎上,現代物流還需要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支撐下,形成一條包含原料和產品的運輸、倉儲、運輸、包裝、配送等多個環節的完整供應鏈。據日前通過初審的由淮陰師范學院相關課題組進行的《淮安現代物流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研究》,淮安物流行業在物流成本方面、周轉速度方面以及產業化方面與先進城市與地區存在較大差距,服務水平和效率都比較低;物流設施和基礎的配套性、兼容性差,未能完全和淮安制造業、商貿業匹配;多種交通方式在淮安還未能實現無縫銜接,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社會物流效率的提高;物流企業規模偏小,系統效率低,供應鏈難以協同;信息化程度低,物流信息系統之間缺乏接口標準。該研究認為,整個物流行業的的“小散亂弱”現狀已嚴重制約淮安現代物流業的發展。
建成蘇北區域物流中心,淮安現代物流已破題
在“十二五”規劃中,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,要以降低社會成本為核心,積極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。具體而言,就是依托空港、口岸、鐵路、高速公路樞紐,構建以開發區綜合物流園為中心、火車站物流、空港物流、產業物流、道口物流和港口物流等專業物流為配套的“一綜五專”大物流發展格局,把淮安建成承南啟北、服務長三角的區域性物流中心。
《淮安現代物流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研究》指出,淮安應大力發展商貿、城市物流配送,加強商貿和城市物流的統一規劃,完善基礎設施,培育壯大市場主體,鼓勵流通模式創新;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,積極與正在興起的五大千億產業銜接配套,同時借傳統產業結構調整、產業升級之際,在其延伸的產業鏈上把握商機;積極發展農產品和食品冷鏈物流,輻射和帶動整個蘇北地區的農產品和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;加快淮安物流信息技術的推廣進程,加快物流信息公共平臺和網絡交易平臺建設;全面推動物流企業技術和管理創新,確立蘇北現代物流網絡的樞紐地位,積極融入長三角物流網。
事實上,近兩年,為加快淮安現代物流業發展,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宏微觀層次、多種環節、多個要素,相繼推出了系列立體化的對策體系,發布實施了《淮安市物流發展規劃》、《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等,扶持物流企業發展,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,使得淮安物流業得以迅猛發展。
來源:上海強生搬場運輸有限公司
上一篇:努力打破進出口物流發展困局
下一篇:鄂西山區企業不堪物流重負